谁若再敢说毛泽东时代穷,请把此文摔他脸上!

 驾驭美好   2020-08-14 17:16   306 人阅读  0 条评论

     今天有很多人,不管经历没经历过的毛泽东时代的,一说起那个时候,就一副咸鱼翻身的嘴脸。“那个时代太穷了”,这种话我听得太多,但是心里总是很不服气,可是因为那么多的别有用心和无脑跟风的人都这样说,似乎成了一个共识,今天,我就来证明一下,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并不是一个贫穷的时代。

     为什么我要证明今天的我们很多人并不比毛泽东时代富有,这首先是基于我自己的实践认识,而我相信,这种实践认识,也是今天很多人的共识,今天自认为贫穷的群体,我敢说,要远远的超越毛泽东时代自认为贫穷的群体!

     此文我欢迎任何人的反驳,但请有理有据尊重事实的反驳!

     首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贫穷的定义,贫穷从来不是一个可以确定量化的概念,而只有从比较中得出贫穷与富有,今天的一个饭店服务员比起他的老板来说,是贫穷的,而那个饭店老板比起更大的老板来说,又是贫穷的,如此说来,除了世界首富之外的其他的人都是贫穷的,这显然不是人们对贫穷的共识。有人说,贫穷的标准联合国有一个量化指标的,年收入低于多少美元就是贫穷的,但是,这个所谓的标准意义对很多人来说,意义不大,之前的标准是一天收入低于一美元就是贫困人口,超过这个标准就不是,后来提升到1.25美元,1.25美元合人民币不到10块钱,现在你要是对哪个人说,“哇,你现在一天能收入20块钱了,你比穷人多收入一倍还多,算是富裕人口了,”那位一天能收入20元的人保证会啐你一脸,你信吗?

   同样,在美国洛杉矶那长长的“帐篷街”上露宿的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都有工作,收入能达到联合国贫困标准的几十倍,比贫困人口收入多几十倍,那都要快成富豪了呀,你去对那些露宿街头的人说“你们都是富豪了,为什么还要露宿街头呢”,你看他们揍不揍你!

   所以,贫穷只是在一个相同的空间环境,相同的文化观念下,比较而得出的感受,基于客观环境的主观感受,如果一个人身处的社会分配是趋于平等的,那么贫穷与富裕的感受就会淡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听到有些人说毛泽东时代穷就不服气的原因,因为在那时,我的贫穷感受远远没有现在强烈,也不会有现在根植于心中因为改开之后由贫穷而产生的自卑感!

   是的,在我小时候,我从不会对父母抱怨家里太穷,也从没有听到父母说自己家里多么穷,因为那时,能够被钱所困的事情很少很少,被钱所困的事情少,自然也就不会有多少贫穷的感觉!而今,我自己的女儿时常抱怨家里太穷,而我无言以对,只有沉默的自卑!

   孩子上小学时,“爸爸给我钱,学校要我们都买这家出的学习资料”,我一看要1200元,只好对孩子说,你去告诉老师一声,咱们家穷,买不起。孩子上中学时,“爸爸,我物理成绩不好,老师要办补习班,一节课80块,老师说参加补习班我的成绩就能上去”,我一算,一个月20节课,就是1600,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了,我只能对孩子说,你去对你们老师说,咱家穷,补不起。“爸爸,你晚上睡觉打呼噜吵得我都睡不着了,咱们买个大一点的房子吧,我想有间自己的屋子,我们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房间”(因为我住的房子是一室一厅),“孩子,咱们家没钱,买不起大房子”,好不容易供上了大学,东拼西凑的筹够了学费,“爸爸,我要考硕士,报名费5000”,仅仅一个报名费就是5000,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考上,考不上5000元就打水漂了,最后还是因为“穷”,没有报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嫌弃自己和家庭贫穷的抱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我相信任何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孩子的这种抱怨都少不了,而我自己,也同样因为“穷得上不起医院”导致小病变成大病,急性病变成了慢性病,即便是收入比我高很多的朋友家里的孩子,我也经常听到他的孩子抱怨家里太穷,“爸爸,我要买平衡车”,“家里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买这个玩啊”‘爸爸,我要买苹果手机”“爸爸穷没钱”,“你的手机也没坏,为什么要换呢”?

   而在毛泽东时代,没有多少人会在这种不断的比较中感受自己的贫穷,所以也就没有多少抱怨,而且,也基本没有人会因为贫穷而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比如因为付不起学费而在感慨贫穷中辍学,比如因为付不起治疗费而在憎恶贫穷中等死,也不会因为老无所依而在抱怨贫穷中郁郁终老。最重要的是,那时的大多数人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认真的工作,那么明天一定会好起来,自己所想要的都会拥有的,那时大人小孩都有一句口头禅,“面包总是会有的”,这已经足以证明了这种心态不是今天很多人只能遥遥无期的沦陷于贫穷中的心态,而是普遍具有一种充满乐观的坚信“明天会更好”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就绝不会觉得自己会持久的贫穷下去。

   这种心态,更证明了毛泽东时代人们的思想对于社会的发展是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的,而今天,这种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已经在很多人的大脑中消失了,什么样的科学认识呢?那就是,只要劳动,就能富裕,也只有勤勤恳恳的劳动,才能富裕,请注意,这句话代表了一种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但是,今天这种正确的认识被颠倒了,所以,这种价值观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人已经不具备了,更多的人想的是,如何去一夜暴富,如何少劳动不劳动而致富。

    只有生产劳动才能一点点的富裕起来,这个富裕是指生活资料的由少到多的一个过程,这是任何人都颠覆不了的真理,但是,今天的社会,这个真理却在很多方面被无情的颠覆了!

    从实际上来说,每个人从母腹中生出来,都是赤条条的穷光蛋,一无所有,一个真正公平的理想的社会,那就是,在每个人的成长学习过程中,社会尽量的提供支持,而这样的支持是完全免费的,因为人在不具备生产劳动的能力时,是不能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并且,这种学习或者说培训,要做到相对公平,才能让每一个人充分激发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的话,如果教育不公平,就会让一些人的才能被社会的不公埋没,整体上造成对社会发展的损害。

    但现在显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出生下来,就是所谓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生下来就拥有了无尽的财富,而有的人,生下来就面临夭折的命运,这从社会以及人类整体利益来看是不公平的,而这样的社会就是有缺陷的社会,几千年来的仁人志士先贤圣德都在力图改变社会这种不公平的缺陷。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穷与富的时间关系,只有正确认识时间关系,才能明白真正明白穷与富的变化关系,现在很多人大脑好比装了浆糊一样,张嘴就说,现在比毛泽东时代富裕多了,仿佛他们的富裕不是经过父辈的劳动和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富裕是一个累积过程,原始社会一个氏族头领,可能家里有几张毛皮,仓库里堆积着几百斤干果稻粟,就是富得了不起的人家了,这种富裕程度到今天,还有几个人会认为拥有了这些就是富裕呢?

    这就不得不从根本上说明人类社会的贫富观念是怎么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时候,一定是没有贫富观念的,原始人类一定要按照每个人的实际需求来分配,比如,给壮年男子分配最多的食物,以让他拥有良好的体力来进行狩猎生产,而相对小孩和妇女,就会分配得少一些,这种科学的公平的分配,这也是父系社会的来源,壮年男子是社会发展的最大保证,是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繁衍的必然方式,否则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获得发展,

    进入农耕社会,人类的生产已经可以获得远远超出自己生存所需求的生活资料,而人越多获取的财富就越多,所以,能够生育孩子的女性,就成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贡献源泉,这就是母系社会的来源。

   也就是在不断的生产发展中,人类有了越来越多的累积,于是有的人就可以不通过直接的生产劳动去获取生活资料,人类社会从共有生活资料的社会进入到了私有生活资料的社会,由此,产生了贫与富。并也由此开启了对更多财富掠取的罪恶之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因为不断的生产劳动而累积了富足的生活资料后,而因为不公平的分配而产生了贫富之分,所以,人类产生贫与富的观念,唯一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了导致的,一个社会越是不公平,那么贫富的冲突越激烈,人们观念中贫富的概念越强化!

   这也就是我对我曾经生活的毛泽东时代没有那么强烈的贫穷感觉的原因,因为那时的社会是相对公平的,而那时的人们也认定只有不断劳动才能富裕的道理,所以没有多少人去抱怨自己贫穷,而是坚信通过劳动而向富裕迈进。事实也是这样,几十年来人民的劳动不断的在创造财富累积财富,所以,今天有些人说的比毛泽东时代富,就是忽略了这个累积的过程,但同时也恰如我证明的那样,虽然社会的财富更多了,但是今天很多人的贫穷感比毛泽东时代强烈得多,我相信,有这种感觉绝不是少数人!

  


   有的人总是说,那时穷得吃不上,对于这种人我只想举一个例子,假如今天你一无所有,仅仅只有一袋粮食,你要依靠这袋粮食活下去,你怎么做?三五个月把这点粮食吃下去然后仰着脖子等死吗?那是烂人加蠢人的做法,正常的人都是,先少吃一点点,保证不饿死的情况下,去开荒种地,然后把那袋仅有的粮食当种子,先少少的开一小片土地,慢慢支撑到粮食收成,然后再开大一点的土地,依然不敢多吃,因为一片小小的土地如果遇到天灾颗粒无收就只能饿死了,直到要开到足够大的土地,哪怕遇到天灾也饿不死人了,才敢真正的放开肚子去吃,我们的毛泽东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毛泽东时代,全国一片焦土,工业也没有,就得节衣缩食的把有限的一点点资金用于开荒种地上去(建工厂,修水利,修公路铁路,哪里都需要巨大的投入,没有那时开荒的投入,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丰收呢),而那些今天说毛泽东时代穷得吃不上的人,就是无视老一辈中国人民包括他自己老一辈的无私付出。就是今天享着乘凉之福,还说那时候人们在烈日之下快晒死了的蠢货!没有前人顶着烈日栽树,哪有今天绿树成荫的中国?!

    但即便如此,我也证明了毛泽东时代是把人民的劳动成果比今天更多的回馈到人民身上的,按照财富比例计算,那时的人们普遍财富是远远高于这个比例的。

    再打一个比方,就好比那时的人们辛苦劳动开荒一万亩良田,毛主席时代是把其中四千亩良田产下的粮食分给了人民,而剩下的则用于军队科研工业等建设上去了,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剩下这六千亩良田的收入,没有人中饱私囊。毛主席去世后,人民还在继续劳动,现在人民开荒到了10万亩了,而现在呢,只把1万亩产的粮食分给人民了,而剩下9万亩的收入,有一多半叫少数几个大老板大地主拿去了,你现在还认为你比毛泽东时代占有的社会财富多吗?记住一个要点,贫与富是指个人在社会总财富的占有中多与寡。

    毛泽东时代,劳动致富是人人都坚信不疑的真理,也是社会发展中不断印证的事实,比如在毛泽东时代,人民的工资收入是不断提升的,这种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工资能够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而现在,有多少人还会坚信这个道理呢?有多少人在掰着手指头计算着,自己再工作多少年,才能还上房贷,又有多少人在掰着手指头计算,这个月要收入多少,才能不担心自己孩子的学费,还有多少人在计算着,自己要攒够多少积蓄,才敢说生病不发慌养老没压力?!有这些想法的人,显然和富裕都是无关的,只有没有这种恐慌,才算是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富裕之门。

    最后再说一点,贫穷与富裕除了社会物资的占有比例之外,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在精神上也有贫穷和富裕的区别,这个东西则是个人的主观印象,但也不是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尺,如果一个人只醉心于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低级趣味,生活中颓废堕落没有理想得过且过,那么很多人就会认为此人的精神极度贫乏,如果一个人生活中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认真工作喜欢思考和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个人精神是富裕的!

    今天的中国人,好好的想一想吧,你真比毛泽东时代更富裕吗?!

爆文荐读
1.
文革的真相,都写在《毛泽东年谱》这本书上!免费送!

2.
2505张细说毛主席一生的图集,免费送!!

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全20卷,请拿走!

4.
全球首部《毛泽东全集》52卷终于面世(附获取方式)!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