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思想发展简介(上):从《商鞅徙木立信论》,到真正的铜墙铁壁

 驾驭美好   2020-02-09 16:40   259 人阅读  0 条评论


1907年,14岁的少年在接受5年私塾教育,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父亲强制“退学”,开始了务农生活。

他白天同成年人一样在田间劳动,学会了扶犁、掌耙、扬谷、下种等农活,晚上则成了父亲的管账先生。 

监工的父亲很严厉,有“读书瘾”的少年,只能在干农活的间隙或深夜,拿出心爱的书籍,一页页翻看。

虽然心思不在农活上,但他并不因此而耍滑头,总是按时足量干完农活后,再找机会读自己能找到的一切书籍。

一如在私塾学习时,虽然极其爱看小说,且对先生的教学方式有意见,但并不影响他把先生所教的古典课程都学透。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定的基础。

少找借口不消极,创造条件做实事,是他从小就有的底色。

在边务农,边如饥似渴的阅读自己所能找到的一切书籍期间,爱思考的少年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中国的小说和故事里面,没有描写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

这是怎么回事?困惑不解的少年,问了当地许多有文化的人,也没找到答案。

这时,父亲毛顺生打输了一场官司。在一块山林纠纷中,本来对方是没理的,但人家知书识墨,在大堂上引经据典,竟然把无理说成了有理;而他自己则是有理说不清,一片山地就这样被人家占去了。由此他开始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熟读经书,以后可以帮助他打官司。

父亲思想的转变,使得少年避免了一辈子“家里蹲”的命运。而华夏民众苦难的结束,也因此提前了很多年。

1909年秋,少年复学了。

复学后的少年,继续思考困扰了自己两年的疑惑。在学堂研读了更多史书,同时了解“长沙抢米暴动”和“心目中第一个农民英雄——彭铁匠”的故事后,学思并重的他找到了答案:书中颂扬的那些人都是统治者,都拥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控制着土地让农民替他们耕种,自己是不用劳动的。 

这是16岁少年的答案,也是后来大力发展“农民运动”,“依靠群众,与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思想的种子。

为农民而斗争,在十几岁少年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迹。可是,包含农民在内的国民,与执政者是什么关系?

1912年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读书的19岁青年写了一篇名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文章。

文章里除了肯定法治外,着重描写了“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的论点。这时的青年,依旧处处体现着书生意气,尚不能将自己的思考与实际实践深入结合。

对这一点,我们是能理解的。不像从小就在大城市的同龄人,时时接触着于新时代的动向、思想和科技。

从走出韶山冲到湘乡县城,从湘乡县城再到大城市长沙,少年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当他在1910年听到慈禧和光绪归西时,那俩人去世已经两年。

纯粹的乡村生活,让青年体会到人民的不易,在他心里播下向善的种子。但也遮蔽了真实世界的另一面。

这一点,在他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政见时也有体现:“我在文章里鼓吹必须要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的总统,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19岁的青年依旧需要成长,19岁的青年也从未停止过成长。

借助大量的阅读,通过跟良师益友广泛探讨交流,凭借多次组织领导学生和工人运动,甚至手无寸铁化解荷枪实弹的军人队伍掠夺校园的危机……多次往返于长沙、北京、上海的青年,摆脱了对时代一知半解的懵懂,挣脱康梁偶像的束缚,跨越了无政府主义和过于理想化的干扰,纵身投入大革命的浪潮。

补上短板的时代弄潮儿,辗转于湖南农村、长沙广州等城乡之间,逐渐于实践中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装备了这一指导思想的领袖,在大革命失败后,拒绝组织安排去上海工作的机会:“我不愿去跟你们住高楼大厦。我要跟绿林交朋友。我定上山下湖,在山湖之中结交绿林朋友。” “七分虎气三分猴气”的性格特征,仿佛就在此刻定型。

之后,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再到中央苏区,从未停止过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土地革命生活,不仅仅让领袖及其战友看到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胜利,更唤醒了早年就已存于少年内心,那种固有的对贫苦民众怜爱的种子。

随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成型,生根发芽的种子长成任何狂风暴雨也无法撼动的参天大树。

1934年1月,面对来势汹汹,倾蒋介石全国兵力的第五次“围剿”,早已被排挤出决策圈,话没人听,破敌计谋没人用的主席,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深入调查,为“反围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7日这天,他带着《长冈乡调查》,在一次会议上作了报告,提出要着重关心群众生活,并注意工作方法。

对包含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婚姻等与群众实际生活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列为共产党人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强调:“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后来,这个会议报告被《毛泽东选集》录入,题目就叫《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至此,军民、党民鱼水情的关系,被清晰确定,并贯彻了下来。
爆文荐读
1.
文革的真相,都写在《毛泽东年谱》这本书上!免费送!

2.
2505张细说毛主席一生的图集,免费送!!

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全20卷,请拿走!

4.
全球首部《毛泽东全集》52卷终于面世(附获取方式)!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